Skip to main content
閱讀這支影片的文字描述

Hello world. I’m your new electric car. 

I’m built from lightweight materials like aluminum, which help me reduce my emissions.  

But the news isn't all good. The production of aluminum in me and other cars can harm people and the environment. 

Let’s back up and I’ll show you. 

Aluminum is made from an ore called bauxite. 

Because bauxite is found near the surface, bauxite mines take up a large area and often destroy land local communities rely on.

In Australia, bauxite mining has often occupied land belonging to Indigenous Peoples, many of whom have been fighting for decades for restitution.

In Guinea, a bauxite boom means mining is expanding rapidly over land that farmers have depended on for generations. 

Bauxite mining and refining can also pollute local communities’ water sources. 

In Ghana, NGOs say bauxite mining in a protected rainforest could pollute rivers that provide drinking water to millions of people.

The conversion of bauxite into aluminum, the bulk of which is done in China, also requires large amounts of electricity.

Because most aluminum producers rely on coal power, aluminum production is responsible for more than 1 billion tons of CO2 equivalent each year, around 2% of global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Local communities, environmental defenders, and human rights activists are speaking up to shine light on the problems caused by aluminum production.

Some car companies are listening and looking for ways to source aluminum responsibly.

They should require mines, refineries and smelters to protect communities from the negative impacts of mining and reduce the aluminum industry’s environmental footprint.

On the drive towards a greener world, everyone’s rights should be respected.
 

(華盛頓特區)- 人權觀察和國際包容性發展組織(Inclusive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在今天發表的報告中指出,汽車公司必須加強努力解決鋁供應鏈和鋁土礦的人權侵害。汽車製造商幾乎占了2019年全球鋁材消費量的五分之一,而且在朝向電動車轉型的過程中,其鋁材消費量預計到2050年將增加一倍。

這份63頁的報告,《鋁:汽車工業的盲點——為何汽車公司應該解決鋁材生產中的人權影響》,說明汽車製造業如何通過全球供應鏈,連結幾內亞、加納、巴西、中國、馬來西亞和澳大利亞等國的採礦、精煉和冶煉業者。根據與九家主要汽車公司——寶馬、丹拿(又譯戴姆勒)、福特、通用汽車、標緻雪鐵龍集團(又譯寶獅雪鐵龍,現已併入斯特蘭蒂斯集團)、雷諾、豐田、福士和富豪——人權觀察和國際包容性發展組織評估了汽車工業如何解決鋁材生產的人權影響,從採礦和精煉導致的耕地破壞和水源損害,到鋁冶煉過程中的大量碳排放。另有三家公司——比亞迪、現代和特斯拉——沒有回覆查詢。

 「汽車製造商將鋁視為轉型到節能車輛的一種關鍵材料,」人權觀察非洲部高級研究員吉姆・沃明頓(Jim Wormington)說。「它們應當利用本身持續增長的採購權力,保護那些土地和環境遭到鋁業損害的社區。」

鋁是一種輕量但強靭的金屬,可由一種紅色礦石鋁土礦提煉出來。鋁土礦首先被精煉為中間產品氧化鋁,再經冶煉即可得到金屬鋁。鋁具有高度可回收性,但汽車工業使用的鋁有一半以上是直接從鋁土礦生產的原鋁。

儘管多家世界領先汽車業者已經公開承諾,要解決本身供應鏈上的人權侵犯,但這些公司並未認真評估和處理鋁材生產的人權影響。它們都把供應鏈盡職調查的重點放在電動車的其他核心原料,例如生產電池不能缺少的鈷。

由於涉及地表開採,鋁土礦礦場需要占用大片土地,常常摧毀當地社區賴以維生的農田。社區居民生活與灌溉所需的河川、溪流與地下水資源也因為鋁土礦開採而遭受毀滅性影響。

西非國家幾內亞擁有世界最大的鋁土礦藏量,據該國政府2019年研究預測,未來20年鋁土礦的爆炸性開採將造成858平方公里的耕地消失,並摧毀逾4,700平方公里的天然棲地,後者面積是紐約市的六倍有餘。幾內亞鋁土礦地區近百分之80的居民以農業為生。

幾內亞農民及社運人士孔沙・拜洛貝瑞(Kounssa Bailo Barry)於20211月估計,由力拓、美鋁和達科等跨國礦業巨人合資經營一座鋁土礦礦場,摧毀了他們村莊百分之80的耕地。「法沙里(Fassaly)成為一個村莊的條件全都消失了,但我們一點好處都沒換到,」他說。貝瑞的村子和其他12座社區正在跟採礦公司協商,為開礦造成的損害尋求解決之道。

將鋁土礦精煉為氧化鋁的過程會產生大量紅泥,這種劇毒物質需以適當方式處理存放,否則會污染河川並對接觸者造成傷害。巴西帕拉州有一個非政府組織已代表逾11,000位民眾提起訴訟,指控當地鋁土礦礦場、精煉廠和原鋁冶煉廠污染了亞馬遜盆地的水路。

鋁的生產需要大量能源,大多數鋁生產商依賴煤電,這是一種高碳、高污染的燃料。在主導全球鋁冶煉的中國,2018 90% 的鋁是用煤電生產的。鋁生產每年產生超過 10 億噸二氧化碳當量——約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 2%

三家德國汽車製造商——奧迪、寶馬和戴姆勒——為了促進鋁的負責任採購,已鼓勵旗下供應商加入行業主導的認證計劃——鋁業管理倡議 (ASI)。該計劃使用第三方審計,評估礦場、精煉廠和冶煉廠是否符合人權與環境標準以及其他行業良好實踐。

然而,ASI 的人權標準缺乏足夠的細節,也沒有提供具體準則以評估公司如何應對關鍵人權議題,例如重新安置因採礦而被遷移的社區。ASI 也必須為社區參與稽查過程提供更有力的保障,並提高稽查結果的透明度。

有些汽車公司在與人權觀察和國際包容性發展組織聯繫之後,已採取措施將鋁列入負責任採購的重點項目。包括寶馬、丹拿、福特、豐田、福士和富豪在內共11家汽車公司組成的聯盟,驅動可持續(Drive Sustainability),已於5月啟動新項目,評估鋁和其他九種原材料生產所含有的人權風險,這可能為汽車公司與鋁生產商的集體參與鋪平道路。

今年1 月,驅動可持續聯盟還曾經致函由數十家鋁生產商組成的美國鋁業協會(The Aluminum Association)「表達對幾內亞情勢的關注」,徵求該會成員執行人權盡職調查的信息,同時對當地社區與力拓、美鋁與達科合資鋁土礦礦場之間的調解協商表示支持。

「這些積極措施應該只是汽車製造業擴大努力解決原鋁生產對人權影響的起步,」國際包容性發展組織法律與政策主任娜塔莉・布加爾斯基(Natalie Bugalski)表示。「汽車公司應該要求礦場、冶煉廠和精煉廠尊重嚴格的人權與環境標準,並確保若做不到必有後果。」

Your tax deductible gift can help stop human rights violations and save lives around the world.

區域/國家
主題